说明的说明
谢谢你愿意花时间打印它
此文章为视频的详细图文版本
如果你喜欢我的项目请记得给我关注三连,万分感谢~
模型下载地址:
链接: 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LsDJkPU-cgXy31kJzuoMYA?pwd=sg5c 提取码: sg5c
MakerWorld 地址:还没过审
视频装机教程:还没发布
参考装机配置单:Macinas 装机配置单
- ✅ 个人使用免费(打印、做视频、晒图欢迎带 #Macinas、#麦金塔NAS)
- 🚫 禁止商用/销售/授权第三方平台
- 可收取 适当手工费 帮人代打
- 💬 若你希望商业用途(如联名/复刻/量产),请联系我详谈🕊📫h@nyork.cn
👉 @那个牧之(B站/小红书/抖音)
写在前面
从第一张草图到最终完成这台 NAS,我断断续续折腾了接近一年 我想做的不只是一个普通的文件存储器,而是一台真正属于创作者的、充满性格的 NAS 它要有复古电脑的灵魂、现代硬件的性能,还能以一种「被摆出来」而不是「被藏起来」的方式,成为工作室空间中的一部分 于是就有了这个项目 —— Macinas,一个灵感源自 1984 年麦金塔风格的 3D 打印 NAS 机箱设计 整机采用上下分仓结构,支持 6 盘位 3.5 寸机械硬盘、4 个 2.5 寸固态盘、M.2 缓存、ITX 主板、1U 电源、还能内嵌万兆网卡
📦 本项目目前为个人非商业用途免费开放,未来也可能探索更深的硬件合作与衍生周边
这篇图文将完整记录从准备到装机的全过程,方便大家复刻或提出建议
硬件兼容情况
- 主板:标准 ITX 主板
- CPU 散热器:47mm 及以下下压
- 电源:小 1U 电源
- 风扇:9225 或 9025 风扇
- 硬盘:3.5 机械盘、2.5 SATA 固态、M.2 SSD
- 托架:兼容超微服务器托架
- 其它:半高网卡(如 X540、Mellanox CX3/CX4等等)
- ......
(重要)
因为 6 盘位背板需要用到 3 个大 4D,请确认好你的电源线材的接口足够
以视频里演示的台达 250W 为例,它只有 2 个大 4D,所以:
- 如果你需要完整使用所有盘位(6 机械 + 4固态)
请向你的电源卖家说:定制一根如图所示的电源线,替换掉原来的 SATA 线 - 如果你只需要使用 6 个机械盘位,则跟电源卖家说:
帮我把电源的 SATA 线换成两个大 4D
演示环境
- Macinas 现代白
- 主板:精粤 B760ITX
- CPU:G6900
- CPU 散热器:利民 AXP90-X47
- 电源:台达 250W DPS-250AB 改模组
- 风扇:利民 9225 TL-P9
- 硬盘:3.5 机械盘x6、2.5 SATA 固态x4、M.2 SSDx1
- 托架:免螺丝 3D 打印托架
- 其它:CX314A【半高】40Gb网卡、拓展坞、开机按钮
- ......
请根据 参考配置单 选购适合自己的配件
打印设置
因为各个配件的打印调整细节过多,就不一一赘述
3MF 文件已经做好摆盘+切片参数设置 每个摆盘上都有 对应的耗材类型,请根据自己的耗材需求去自由二次切片
其中,硬盘笼、硬盘托架 等等配件,建议使用 ABS、PETG 进行打印,会让你的塑料结构更耐用 外壳部分不需要直接接触热源,所以 PLA、哑光 PLA、PLA+ 都是不错的选择
如拓竹的 11401 和 11103
本次机箱项目不推荐使用任何 【丝绸/夜光/等重度风格化材料】,这些材料一捏就会碎
小厂的哑光 PETG 也别买,理由同上
装机过程
除了硬件配件和打印配件外,你还需要这三种规格的螺丝,几块钱一大堆包邮 最好别买不锈钢的,因为不锈钢不能被螺丝刀磁吸
拿出机箱主框
内嵌滑入 304不锈钢(157x205x1.5mm)
把小 1U 电源给滑入进去
固定电源
给 9225 风扇安装好 9cm 的防护网(必须)
固定硬盘散热风扇
注意好正反
用 M3 螺丝固定好硬盘背板 注意,有锁扣开孔 的一面朝上
M3 螺丝长这样,也是平时你用来安装主板用的螺丝规格 因为结构的原因,这里最好搭配一个长条的手动十字螺丝刀,装起来会更方便
如果你只需要 4 盘位,那记得把背板装到左边
如果你需要完整使用所有盘位,请向你的电源卖家定制一根如图所示的电源线
接好所有电源线和 SATA 数据线,注意不要虚接,也不要试图用胶带二次加固,可能会影响散热
将线缆穿过放到底部
![图片[19]|如何组装麦金塔风格的 11 盘位 NAS | Macinas 搭建指南|牧之笔记 | 世界不应有局限](https://tc.mspace.cc/images/2025/09/24/202509241540881.png)
推入固定住
接好电源线
上半部分就安装完毕了
拿出 ITX 主板,把 CPU、内存、散热器、固态、SATA 扩展卡统统安装好
尤其是背面有固态的,一定要在这一步提前安装完毕
SATA 扩展卡的型号上,我会优先推荐 ASM1166 芯片的版本
拿出底框,翻过来,把缓震硅胶固定在孔位里 如果你的国家和地区买不到这样的东西,你也可以自己用 TPU 进行打印 规格是 16x8(mm)
IO 挡板不要忘了放
固定并安装好主板
安装好风扇的防护网(必须)
安装好开机按钮的跳线和扩展坞转接线(如果有)
底部安装完毕后长这样
如果你需要使用 4 块 2.5 固态的话,需要拿出这个 DLC 模块
滑入卡进,并插入四块固态 此处需要小心一些,避免弄断链接卡扣
![图片[34]|如何组装麦金塔风格的 11 盘位 NAS | Macinas 搭建指南|牧之笔记 | 世界不应有局限](https://tc.mspace.cc/images/2025/09/24/202509241549070.png)
接好所有主板线、CPU 线、SATA 线 注意,SATA 的供电线和数据线不要忘了接
抱起机箱的主框,对准底框的链接卡扣,对准后缓缓滑入 此处可能会受你的材料、打印机的公差影响,导致松紧程度不一 如果过于紧可以尝试打磨一下连接处
再拿出固定卡扣滑入锁死
按紧固定住开机按钮 同理,如果由于公差导致的松紧,可以自行轻微打磨 理想状态应该是能够艰难的放进去,不需要额外胶水,按压使用时也不会轻易弹出 如果担心反复安装的话,建议可以搭配胶水或者胶带固定
![图片[39]|如何组装麦金塔风格的 11 盘位 NAS | Macinas 搭建指南|牧之笔记 | 世界不应有局限](https://tc.mspace.cc/images/2025/09/24/202509241556994.png)
放入拓展坞并测试 同样的,理想状态下应该是轻轻就能放入 + 固定牢固 + 插拔顺畅
整体装完后,线缆会非常明显,有理线洁癖的朋友可以自行用定制线 + 轧带去二次优化 但我更建议直接盖上(盖上后完全看不到,也没有安全风险)
![图片[42]|如何组装麦金塔风格的 11 盘位 NAS | Macinas 搭建指南|牧之笔记 | 世界不应有局限](https://tc.mspace.cc/images/2025/09/24/202509241559500.png)
对准滑入并扣紧,整个主机部分就安装完毕了
硬盘托架上,支持 3D 打印免螺丝托架
PS:可以在缝隙处塞下硬质导光光纤(2.0mm),来实现托架硬盘指示灯的功能
同时兼容 超微服务器硬盘托架(成品托架自带指示灯)
依次插入所有硬盘
翻到机箱背面,安装好防尘网卡扣 如果过于松动,可以尝试用剪刀或者水口钳,在防尘网的边边上剪出一些 “瑕疵小毛刺”,这样就能增加公差稳稳固定
最后,固定防尘网 整个安装就大功告成了 可以在防尘网 + 硬盘笼的侧面安装磁铁(方形强磁 长30mm宽10mm厚3mm),进行磁吸固定 也可以直接把防尘网放上去,不加磁铁,也能稳稳固定住
如何拆卸
前脸、硬盘防尘网(搭配磁铁后),我都故意设计成 “不易打开” 的方式 这样装配完成后的强度是最高的,也能尽可能防止熊孩子乱扣 如果你需要完整拆卸前脸 请务必按照视频里的方式拆卸,强行暴力打开可能造成结构断裂
防尘网
如果你需要卸载防尘网,可以拿细长条的物品去从下往上撬开 如果没有安装磁铁的话,那手动按压上半部分,用指甲就可以从底部扣开
前脸
如果需要拆卸整个前面板,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步骤,确保理解了再进行操作
- 解开上半部分的卡扣
- 右手握住上半部分
- 左手扶住机箱
- 右手左右晃动 + 向上提拉
- “拔出” 机箱前脸
不要用蛮力打开,否则前脸的底部会断裂
系统安装
在大多数情况下,群晖是一个几乎不会出错的选择。它界面友好、生态成熟,无论是多设备同步、还是套件中心的拓展性,体验都非常完整 如果你想使用 DSM,可以参考我整理的安装教程
📘 群晖 DSM 教程地址:点击查看
不过,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 NAS,尤其是完全零基础 那也许可以试试一些免费且正版的飞牛系统
📘 飞牛官方教程地址:点击查看
一些可能的顾虑/疑问
底部设计成这个超级大闷罐,你咋想的?
NAS 本质上只是一个 “核显主机” + 几块硬盘 没有独显、CPU 的性能也不强(一般 12300T 都顶天了) 这时候并不需要追求明确的大风道对流,只需要保证 “有风能进出” 即可
Macinas 的四周有一圈密集的开孔,内部的热量会被均匀的从四周散开 实际测试下来 8100、G6900、8600T,单烤 FPU 温度基本都在 45-47°左右 而 NAS 的真实使用环境里,温度长时间都在 35-40° 以内
放心用就完了
底部的 2.5 固态不需要散热吗
散热思路同上
同时,大多数 2.5 寸 SATA SSD 本身根本不太需要严格的散热 SSD 的正常工作温度区间是 0°C 到 70°C,功耗仅有 2~3W,在这个范围内,它们不会降速、不会掉速、不会影响寿命 底部本身有散热气孔,硬盘和硬盘之间做了悬空隔离,能有效避积热
实际测试下来,固态 SATA 的工作温度基本都在 45-50° 之间
底部的线材全部缠绕在一起,不会有安全问题吗
不会
Macinas 采用的是标准 小 1U 电源方案,功率合理,热量直接排出机箱 再加上使用的是 绝缘良好、抗弯折、抗温差的工业级线材,布线过程中 没有暴力交叉应力,没有接头暴露 线材本身不发热也不积热
我自己的主力 ATX 主机,配置是 14700K + RTX 5090,全套高功率用电设备,背后理线也都是堆在一起的... 但是因为背面有盖板挡住,没人说它“不安全”
万兆网卡这种发热大户,不需要散热吗
可以要 也可以不要
三年前我第一次给我的剪辑 NAS 搭配万兆网卡时也有这个顾虑,“这么热能行吗?” 但实际情况是,大部分时候万兆网卡都只需要被动散热就足够 不放心的朋友可以在背后的防尘网上加装一个 4cm 的风扇对着吹,温度会下降一些,有需要的可以找我要模型
但如果你是个人工作室、个人 UP,我其实更推荐你用 40G 网卡(80-100块钱一张) 光纤线缆价格大概在 80-100 块左右 但速度翻了一倍,网卡价格相差不大(也许几块钱?
最重要的是,温度低了非常非常非常多,从源头解决你的温度焦虑
支持 SAS 盘吗
去买个支持 SAS 接口的背板换上去就行 搜:【蜗牛 B 款背板】、【Macinas 背板(如果有人做的话)】
PLA 长时间使用不会脆化/散架吗
PLA 脆化主要是因为 紫外线照射 + 湿度 + 结构疲劳 而 Macinas 的外壳本质是 封闭空间 + 静态结构 + 常温运行,从我写下这段字的时候它已经在 31°C 环境里连跑了一个多月,硬盘温度最高不到 50 度 远远低于 PLA 的变性门槛
更何况跟硬盘接触的所有部分都不是 PLA,而是 ABS/PETG
长时间使用稳定吗
一台 NAS 能不能稳定运行,关键从来不是“壳子是金属还是塑料” 而是你用的主板、硬盘、电源、系统设定有没有选对 机箱的职责,是把这些硬件稳稳当当地包裹起来,提供足够的散热支持和结构支撑 PLA 本身在常温下完全够用
为什么不做 MATX 版本的?也没差几厘米啊
第一次接触 NAS 的时候我也是这个想法 但当我真正设计机箱的时候....(为我心里暗骂过的所有机箱设计师道歉
mATX 看似只多几厘米,但对整个机身的影响是级联的: 机身得加高 + 加深,为了留出卡槽空间 风道从双仓改成三段式,风扇布局要重做 最重要的是:Macintosh 那种比例感、对称感会被完全打破
而且已经超出了大部分人打印机的打印尺寸 如果一个机箱设计的再好,但大家只能光看着,那我更愿意做 ITX
会考虑出真·量产化版本吗
受限于成本等等现实原因 你现在看到的 Macinas 已经是一个为 3D 打印而生的项目了 注塑、CNC、钣金等工业量产的设计思路,和 3D 打印是完全不一样的
- 要考虑拔模角、分型线、缩水率、钢模流道、装配公差
- 有一个很反常识的点是:光硬盘托架的开模费就要十几万,整套注塑模具的成本就更不用说了
- 而 CNC 想做全套外壳结构,一个的加工费就是 1–3K,私人定制几套还行,量产完全没意义
说到底,所有成本,最终都会落到消费者头上。 而 NAS 在我眼中,目前仍然是一个小众而封闭的领域(虽然各个大厂已经砸了很多钱来教育市场) 所以对我来说 Macinas 的意义并不是量产/赚钱,而是启发:
- 让更多人意识到 NAS 不只是「黑盒子」,它可以有美学、可以有个性
- 让更多人因为它而对 NAS 产生兴趣,愿意亲手去尝试
只有当使用它的人多了,对 NAS 感兴趣的人多了,整个 NAS 领域的门槛也会再次降低,生态就会更繁荣,真正优秀的品牌/厂商/平台才会愿意进来 带来更多选择、更好的品质、更便宜的价格 我只是用我的方式多了走一步
如果本文侵犯到你的利益,请注明身份后联系我删除。
尊重他人劳动成果,转载请务必附上原文链接,我将感激不尽。



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